图片-精准获客

快手短视频的推广技巧与运营思路

快手的前身是“GIF快手”,于2011年3月诞生,最初是一款用于制作和分享GIF图片的手机应用。

快手开展全网整顿,清除了一批违规账号,并增加了“正能量”内容引导,我们将此阶段称为快手的2.0时代。原本一切向好,谁料抖音突然崛起,让快手措手不及。

圣经《新约·马太效应》中有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抖音就呈现出这种马太效应,和微博有些类似。

如果你是网红或大V,就能获得更多曝光和流量扶持,强者更强。

如果说快手是靠关注和推荐双轨并行,那抖音就只有推荐这一条路。头条系以流量论成败,而快手追求用户公平。

在快手的标签页,每次下拉刷新,推荐的视频都会动态更新。

抖音则将最热视频榜单置于前列,还有#话题(类似快手的标签)。

快手的关注页展示你关注的朋友发布的内容,系统会默认推送给你。它以瀑布流形式呈现,不会强行推送内容,你可以自主选择观看,这种设计较为克制。另外,当你看完一个内容左滑退出,会回到发现页,你可以继续浏览或退出,这给用户提供了思考和缓冲的时间。

而抖音则让你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出现什么。

此外,抖音的内容更偏向时尚娱乐和新闻热点,快手则更贴近乡土生活、展现生活百态。有些在抖音热门的话题,在快手无人问津;而在快手热门的话题,抖音用户也毫无兴趣。一些热门BGM也是由抖音带火,快手除了“喊麦老铁666”,几乎没有输出其他流行元素。

如果你要推广高端产品,抖音会更合适;如果你是普通用户,没有资源推广,且是个体创业IP带货,主打性价比高的产品,那在快手更容易成功。

最后,重点讲讲快手2.0时代,如何从0到1,从1到100:

1. 人设:不建议使用“一切随风”“感恩有你”“往事如风”这类没有明确指向、难以形成认知记忆且不便传播的名字。

2. 算法模型:快手和抖音都采用强算法,通用指标包括点赞、评论、完播率、转发、停留时长、活跃度、粉丝数等,一定要做好这些指标。当视频热度达到一定阈值,平台会降低曝光度,将剩余流量分给其他创作者,实现人人有机会。

3. 养号:老号若未违规可以继续使用,新注册账号后,要像正常用户一样设置名称、头像,绑定微信、QQ,打开显示水印(默认关闭),进行实名认证等。注意,签名先不要带营销信息,也不要刷粉买粉。

4. 基础粉丝:虽然有人认为粉丝数不重要,但其实很关键。系统推荐到发现页的内容,发布者粉丝量大多有几千,几百粉丝的很少能推到这里。有一定粉丝量,新内容发布后马上会有人看到并参与。

5. 内容输出:拍摄技巧大家可自行学习,多研究能上推荐的视频。以下是一些注意细节:

5.1 缩略图:从抖音过来的用户会觉得快手视频缩略图杂乱,大块文字色块影响美观。缩略图应选择视频中最吸睛的画面。

5.2 评论互动:快手的UP主不太爱在评论区与粉丝互动,而抖音很多博主会主动增强与粉丝的粘性。

5.3 说说:快手用户不太热衷玩说说,只专注发视频。但我看好说说功能,没内容发时,可以在说说里发动态与粉丝互动。

5.4 粉丝头条:不要新内容一发布就买头条,这会打乱机器算法推荐节奏。正确做法是视频在系统算法推荐中火了一波后再使用。

5.5 蹭流:发布新视频时,根据内容选择契合度高的推荐标签,可增加曝光度。

只要遵循简单相信、照做的原则,不断重复,用心经营,慢慢积累,一定能在快手从0到1,从1到100。若需快手推广投放,可联系官方。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