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支付宝这次推出的 AR 红包,究竟能掀起怎样的波澜呢?

上周四早上上班时,我看到一篇文章说支付宝推出了新红包玩法。出于好奇点进去,花几分钟看完后,我脑子里冒出了不少想法。

尽管这次支付宝抢在微信之前推出红包玩法,但它会不会像今年年初的“集五福”活动那样,当时热度很高,过后就恢复平静呢?另一个想法是,这次红包 + LBS + AR 的玩法很新颖,接下来几天肯定会刷爆朋友圈、吸引众人眼球。接下来几天,支付宝果然没让人失望,各种玩法层出不穷,刷屏了。

百度指数趋于平和

直到今晚我写这篇文章时,支付宝 AR 实景活动红包的热度已趋于平和。

先说我的结论,支付宝这次的 AR 实景红包很可能和去年的“集五福”一样,对普通用户而言,不具备常规意义上的社交属性,顶多只能成为商家营销的工具。为什么这么说呢?

1、AR 红包营销属性强于社交属性

支付宝 AR 实景红包分为个人对个人的红包和商家对个人的红包。虽说商家红包要到 2017 年 1 月 1 日启动,但首批接入的商家已包括可口可乐、宝洁、优衣库、饿了么等。商家发放红包的主要应用模式和此前的品牌冠名红包类似,品牌方发放的现金和优惠券会出现在 AR 实景红包里。

接下来,AR 红包肯定会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商家可以通过定位进行引流,在实现广告基于地域精准投放的同时,有效降低推广成本。商家还能通过抢红包所识别的图片进行品牌曝光。最近有些聪明的人通过技术手段(程序甚至 PS),无需真实定位和找到真正的目标物体就能开启红包,还吐槽 AR 红包功能无用。其实商家并不太在意你是否到达指定地点、是否找到目标对象,他们在意的是品牌曝光和消费转化。

这次支付宝实景红包还基于蚂蚁金服开放平台,将 AR 实景红包定制化的能力开放给所有品牌商家,商家可根据品牌特性定制自己的 AR 品牌主题、内容和互动方式。

2、AR 红包玩法与去年“集五福”类似

AR 实景红包的玩法主要是线下门店引流、深度品牌参与的营销方式。商家可以把一部分推广费用以 AR 实景红包的形式回馈给用户。比如,商家可将 AR 实景红包定位在某个店门口,把品牌 logo 作为线索图,吸引用户参与。这样既能为门店吸引客流,又能加深用户对品牌的印象。

但这种玩法并非支付宝首次使用。此次 AR 红包与品牌商家合作,将商家纳入游戏中,和去年“集五福”的做法一样。虽说带有较强社交性,但我们都知道,今年年初的“集五福”活动,红包吸引来的用户关系并未沉淀下来,还让一些用户不满。

接下来,我们说说支付宝实景红包的功能特点。

3、用户体验欠佳

打开 AR 实景红包分为藏红包和找红包两部分。藏红包功能很简单,只需把摄像头对准某物体,系统自动获取地理位置信息并识别出图像后,就可以输入红包个数、金额等信息,然后直接用支付宝付款。如果图像像素过于单一,如一张白纸、一块地砖这类辨识度太差的图片,藏红包会失败。藏完后就等小伙伴来找。藏完后可以分享到支付宝、微博、钉钉、微信、QQ 告知小伙伴,其中微信和 QQ 只能分享一张图片,分享到支付宝好友时,好友可直接点击“去找红包”进入该好友的找红包页面。

找红包功能基于地理位置展开红包地图,到达有红包的位置能看到该位置藏有红包的列表,列表按发布人排列,点击某个人就进入找他藏的红包的页面。通过点击查看线索按钮可以看到他藏红包时的图片,不过图片被微微打了马赛克。找到该物体扫描成功后就能获得红包,但对图片的识别精确度要求较高,必须和藏红包的人拍摄角度相同才能成功。

其实我和小伙伴玩过几次,AR 红包的体验大大打击了我的使用热情。AR 红包基于图片识别拆红包,对着目标对象对焦时,经常出现“找不到红包,可以来问我”的提示。特别是晚上,手机相机成像质量不高,很难达到 AR 红包的对焦标准,导致晚上灯光微暗时藏不了红包。虽说这是实景红包的“MVP”产品,但作为互联网巨头,这样的迭代速度实在让人不满意。

最后说几句:

支付宝,这个总被人吐槽却依旧发展的庞然大物,承载着阿里巨大的期望。毕竟,淘宝天猫的发展空间有限,而支付工具作为现代生活的刚需产品,使用范围却仅局限于“支付”,还有很多使用场景未被发掘。直到微信红包惊艳问世,阿里的强大支柱被微信抢走一半,自己却无法动摇腾讯分毫。这导致阿里后来推出的产品轻率浮躁,都是为了抢回半壁江山而急功近利,比如敬业福和校园日记事件。不过这次,支付宝的 AR 实景红包总算没招来太多吐槽,是支付宝这些年推出的为数不多、没引来大片骂声的产品之一。但支付宝若想继续追寻社交梦,这个 AR 红包并未带来太多突破。

移动应用产品推广服务:APP 推广服务 信息流

本文作者@艺林小宇 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