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等大模型诞生后,国内公司大致形成两条发展路线:一是自主研发AI大模型;二是聚焦AI大模型应用,解决实际使用场景问题。
汽车行业作为高科技工业代表,与AI大模型天然适配。本文将介绍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探索情况。
一、AI大模型的前世今生
1. 大模型发展概述
人工智能于1956年诞生,随后机器学习应运而生,算法层面日益丰富。接着深度学习出现,引入了神经网络。基于深度学习,2021年预训练大模型问世。2023年ChatGPT发布,引发广泛关注与深入探索。
2. 什么是大模型
大模型究竟是什么,其“大”体现在哪些方面?
其一,算法模型不同,transformer为后续各类大模型奠定基础。其二,参数海量,以往模型参数最多百万级,如今大模型常达亿级、十亿级甚至百亿级。其三,数据海量,预训练需大量数据,如ChatGPT完全基于网络数据进行预训练。
3.大模型很强大,但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大模型能力强大,但深入应用较少,整体处于早期阶段,在行业应用中会遇到诸多问题。
1)成本高
开发垂类大模型应用,需考虑部署方式(私有或公有)。私有部署涉及基础数据标注、训练、算力、预训练团队等成本,训练完成上线后还有推理成本。
2)垂类应用难
当前通用大模型应用较多,通过文字输入问题并以知识库形式回答。但聚焦具体行业问题时,难以满足垂类应用需求。如将AIGC用于汽车行业营销素材生成,需大量调整和预训练。
3)安全问题
大模型应用,尤其是知识库,涉及敏感问题,答案输出需符合国家规范,需解决合规问题。
4)隐私问题
与个人相关的敏感数据,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数据,不能通过通用大模型输出。
4. 大模型催生“效率革命”,为产业提质增效
人们常问大模型能创造什么价值,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效率,为各产业降本增效。
1)能力较强
大模型在专业领域及推理能力上远超人类。
2)效率更高
AI大模型及衍生的AI数字员工可替代部分人工工作,提高效率。
3)场景更广
AI大模型应用场景广泛,涵盖汽车营、销、服、研、产、供等环节,如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车企已开始将大模型应用于汽车。
4)应用更深
无论是行业级应用还是直接产生价值的应用,大模型+AI将推动全链路智能化。
二、AI大模型在汽车营、销、服领域的探索
1. 汽车营、销、服业务全景图
在营、销、服阶段,诸多环节可借助AI大模型赋能。我们对这些环节逐一探索,寻找可落地场景。
2. 营销:提高内容产出效率,助力线索提升
1)舆情问题智能匹配
舆情问题发生后,需质量部门人员识别判断,再反馈至研发侧。可利用AI大模型预判,将舆情问题自动匹配并分发给对应部门。
2)媒介投放
投放广告时,可借助AI大模型拓展关键词,还能生成标题和素材,批量制作多个标题及对应落地页素材。
3)AIGC智能生成内容
车企营销部门制作的品牌素材视频,需在社交媒体平台矩阵式分发。可通过AIGC二次创作,分发给销售人员获取线索。我们在汽车行业聚焦小红书训练垂直大模型,用于销售内容二次创作,在新车发布、品牌日等场景发布内容。此外,还可辅助设计师进行海报、落地页图文设计。
3. 销售:强化销售能力,赋能线索转化
1)AI销售助手
跟进销售线索时,大模型可进行AI洞察,提供线索属性、偏好及跟进话术策略。将话术知识库挂载到大模型上训练。
2)AI销售培训对练
AI模拟销售与用户进行真实场景对练培训,检验产品功能介绍、引导试驾等话术是否到位。模拟过程可拆解,如邀约跟进、出单相关话术及问题处理。
3)AI外呼摘要
AI外呼时,大模型可处理外呼摘要,包括语音数据及方言处理,在销售环节有应用潜力。
4)AI销售培训师
可通过数字人形式批量培训销售人员,数字人语音效果逼真。
4. 服务:洞察用户诉求,赋能个性化服务
1)客服知识库
AI大模型可综合管理客户提问,客服人员使用其提供的答案即可满意答复。
2)AI售后诊断
车联网数据平台的智能诊断平台,包含驾驶、电池、信号等数据,可发现规则外的诊断问题。大模型可将诊断规则形成专有知识库。
5.数据:变革取数模式,助力数据管理
1)AI取数(chatBI)
AI取数chatBI替代传统BI,但存在取数不准问题。还可借助大模型BI工具快速搭建看板、编写SQL。未来可通过语音问答获取底层数据,改变看数据和取数交互方式。
2)AI口径管理
指标管理平台中指标口径不一致,大模型工具可解答口径问题,告知上下游指标关系,助力指标管理。
3)AI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平台可赋能上游业务系统建表,保持元数据规范统一,同时助力数仓建模及下游模型搭建。
三、大模型的基建策略
1.碰到的难点
目前大模型建设存在以下难点:
1)大模型使用场景怎么设定
设定大模型使用场景需逐步聚焦,如先从AIGC开始,在交流中发现场景逐渐明确,最终聚焦到小红书素材生成场景。
2)基于场景的语料怎么准备和处理
大模型训练涉及场景和语料准备处理,需技术、产品、业务人员共同参与。如AI销售培训场景,经过3 – 4轮改进,耗时两个多月,不断发现处理技巧。
3)大模型怎么训练(prompt和微调)
训练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训练和微调,需优质平台和算法团队;二是轻量级,用prompt提示词确定场景,验证需求后调试prompt,场景和需求固定后再进行微调和算力调整。
4)大模型的成本怎么评估:训练成本和运行成本
大模型训练成本方面,各厂家有共有token、私有化部署、开源等方式,涉及卡和平台资源。除训练成本,运行成本更高,项目持续投入成本很关键。
5)大模型部署:共有VS私有
公司部署方式不同,私有大模型平台成本至少千万级,需业务价值支撑。探索阶段可调用共有大模型API尝试;有算法团队可尝试开源模型,实现场景验证冷启动。
6)大模型效果怎么评估
大模型评估从精准度、拟人角度、提问关联角度进行。内容人员评估困难时可借助外部力量,如供应商,评估涵盖技术和业务指标。
7)是否安全合规
应避免使用OpenAI等不合规工具,大厂模型具备安全合规审核过滤能力。
8)业务价值怎么衡量
衡量业务价值策略是离钱近容错高,如销售业务容错率高,回答不精准影响小;而BI回答错误影响严重。覆盖范围广,提效影响更大。
2. 建设AI大模型能力的痛点
目前建设大模型存在技术变化快、人才短缺、初始投入大、缺少成熟工具链、产业链分工不成熟、场景落地缺乏经验、应用效果难评估等痛点。
3. 如何构建AI大模型基础设施
构建AI大模型基础设施,可采用公有云实例方式,有专有云实例可嫁接向量数据库;数据不敏感时,采用纯公有云方式。也可进行私有部署,基于通用行业大模型训练公司垂直大模型或各业务场景大模型,如营销、销售、售后大模型等。
四、未来的展望
大模型应用落地分三个阶段,最终实现应用爆发:
1)人与AI协作
2023 – 2024年,主要是人与AI协作,AI已应用于内容生成、文字处理、图片设计等场景。
2)部分自动化
此阶段自动化可能出错,可先在容错高的场景应用,如广告、培训场景。
3)全自动化
全自动化阶段,训练决策、执行动作及整个agent将实现自动化。
微信公众号:松果子聊数字化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