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小红书私域类商家,只能高价购买流量吗?

在代运营业务中,我常接触私域客户。和他们沟通时发现,大部分老板只关注客资成本,觉得平台人群价值高,就想买流量获取客资,还认为谈品牌是骗钱。碰到这类商家,我通常就不再深入交流了,因为他们没弄懂生意的核心,只会被流量收割。

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品牌客户还是私域客户,若把生意当作终身事业,短暂的流量狂欢可能只会留下一地鸡毛,而品牌价值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由此引发思考,私域类商家有必要做品牌吗?

我们先明确私域类商家的定义,他们通过小红书笔记将客户引流到微信,再在微信完成转化。这类商家多集中在装修、婚摄、商务服务等高客单价、低频购买的领域。

图片[1]-小红书私域类商家,只能高价购买流量吗?-精准获客

图1:险峰产品类型分类

通常认为,私域商家只要获取客户联系方式,把小红书当流量平台就行,用多个号、换不同名称运营,没必要做品牌。而且在大多数私域商家老板看来,做品牌要花很多钱。

但这是个大误区,品牌就是产品的牌子,品牌名诞生时就开始做品牌了。私域类商家更应建立品牌,持续降低交易成本。为什么这么说呢?私域本质是解决信任问题,而品牌能解决信任和监督问题,对于高客单价的私域客户,信任是最大问题。

一旦建立品牌认知,用户有相关需求时会第一时间想到你。而且随着品牌在小红书的帖子增多,认知品牌的人也会增多,交易成本会降低。反之,若在小红书运营时用不同名字与客户接触,每次都是新的交易成本。

同时,平台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获客难度增大,导致商家在不同平台间跳转。真正健康的品牌,获客成本应随时间累积而降低。

那么,私域类商家如何在小红书做品牌呢?我总结了4个底层方法论。

一、所有动作聚焦品牌名

品牌就是产品的牌子,包括品牌名和符号,名字是品牌最重要的资产。每篇笔记、标签、评论都要带上品牌名,还要展示形象IP,让用户知道你是谁、能提供什么服务。

品牌名要顺口、易传播,避免生硬拗口。确定品牌名后,要从账号简介、封面图、标签、瞬间等方面强化自身实力,消除用户购买疑虑。

二、矩阵化运营

品牌最终要等同于品类,品类占比越高,拦截用户需求的能力越强。私域类商家一个号运营成熟后,要进行矩阵化运营。市面上常见的矩阵玩法是用不同名字拦截需求,但我的建议是用品牌名注册账号。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品牌,同时运营多个同品牌名账号声量更大,用不同账号运营会增加成本、分散精力。

图片[2]-小红书私域类商家,只能高价购买流量吗?-精准获客

图2:梵岛专业号矩阵

对比图中同属私域类的商家,如果你是消费者,会选谁不言而喻。

三、种草和私信同等重要

私域类客户常用专业号加效果广告投放的方式,单纯为了销售收割。我认为应适当增加种草内容,通过素人或达人种草,能让用户更信任品牌。

图片[3]-小红书私域类商家,只能高价购买流量吗?-精准获客

图3:小红书平台属性

以皮肤美容培训为例,AYOKO通过达人探店、达人培训内容增加培训和门店体验的真实感,结合专业号内容,让品牌在小红书的形象更立体。婚摄类、装修类商家也可采用这种方式。

图片[4]-小红书私域类商家,只能高价购买流量吗?-精准获客

图4:小红书皮肤管理培训

四、顺势而为,尊重平台

违规引流是私域类商家常见问题,如何避免呢?一是投流,可能获得一定豁免权,目前针对私信类客户可开通私信白名单,减少弯路。二是深入了解平台,不要只把它当流量平台,更要当作传播平台。要通过平台宣传品牌历史、客户案例,而不是只用过量私信引导话术锁定客户,把小红书当作长期运营的平台,提高品牌名在小红书的声量。

以上就是私域类商家做品牌运营的相关知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