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上海律协开启“百度推广律师”的惩戒流程,可能会面临 4 种惩戒措施

“普陀法院周律师,不成功不收费。”

“普陀法院赵律师,胜诉率高。”

法制网 12 月 21 日电 记者余东明 此前,本报曝光了“百度推广律师钓鱼信息误导当事人”的新闻,随即,上海律协惩戒委员会便对这两位涉事律师展开立案调查。今日,记者从上海律协获悉,目前事实部分已查明,针对涉事律师的惩戒程序也已同步启动。

据悉,此前上海律协派出 2 名调查员进行调查,认定事实清晰明确。这两位律师分别在百度推广注册了个人账号,并进行充值。在百度准许他们提供广告用语时,主观拟定了相关广告语。这些广告语主要暴露出两个问题,其一,他们与某一特定法院产生关联;其二,存在诸如“胜诉率高”“不成功不收费”这类具有误导性且不真实的表述。

调查报告指出,这种表述方式有误。不管是全国律协还是上海市律师协会制定的律师执业行为规范以及律师执业处分规则,均要求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在执业期间,秉持真实、严谨、适度的原则,不得使用可能致使或者容易致使公众对律师执业产生不合理期望的表述。而涉事的两名律师在百度搜索引擎发布的广告,易使公众对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方式产生误解。所以,调查报告认为这两名律师以这种方式推送竞价排名的广告,涉嫌构成违纪。

此后,上海律协将对这两名律师启动惩戒程序,他们或将面临四种惩戒情形:训诫、通报批评、面向社会公开谴责以及取消会员资格。

然而,上海市律协同时认为,百度所提供的是一种竞价排名的有偿广告服务,作为专业的广告发布平台,应当对所有发布的广告内容履行审查义务。在此事件中,明显存在审查不严的问题。

所以,在这方面上海市律师协会将与百度取得联系,提出建议和要求,期望能强化涉及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业务广告的审核。至于审核的标准和方式,可通过双方进一步沟通协调。

另有消息称,上海律协正式启动了“上海市律师行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将全市 2.6 万名律师的信息全部上网,供民众查询,以解决民众“找律师难,找好律师更难”的问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