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留意到,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早已被滴滴打车、同程网、蘑菇街、音悦台、虾米网等知名互联网产品全面占据。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产品的创始人竟都来自同一家公司,他们共同组成了创业领域颇具影响力的“阿里帮”。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寻他们的精彩故事。
过去14年,中国电商行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阿里巴巴也从一个仅有18人的创业小团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生态链构筑商。当年一同创业的“十八罗汉”,多数仍身居要职,部分离开的高管也与阿里巴巴保持着一定联系。此外,众多离开阿里的人,继续传承和发展着电子商务生态链的基因。
这些人汇聚在一起,形成了阵容强大的“阿里帮”。现在,让我们逐一了解他们的创业历程。
一、披上“新马甲”的阿里创始人
![图片[1]-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精英们-精准获客](https://www.kaitao.cn/uploads/allimg/140430/1A9446-0.jpg)
阿里巴巴董事长 菜鸟网络董事长 马云
1、马云:阿里巴巴的灵魂人物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CEO)
去向:菜鸟网络董事长
马云如今仍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长,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已是阿里巴巴的“前高管”。5月28日,卸任阿里巴巴CEO仅18天,马云便换了“身份”再度出山,启动了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重拾四五年前“物流24小时送达”的宏伟设想。表面上看,马云“离开”阿里巴巴重新创业,实则是在整合各方资源搭建物流平台。
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CSN)由阿里巴巴、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速运等物流企业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名为“菜鸟网络”,马云担任董事长,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拟出任CEO。
马云曾表示“物流是国家层面的项目,阿里巴巴在过去4年一直不敢轻易涉足,这个理想太过宏大”。此项目将弥补阿里巴巴生态链中的物流短板,使物流融入阿里的生态体系,以一种“无形”、灵活的方式构建阿里的物流版图。
二、转做投资人的阿里前高管
![图片[2]-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精英们-精准获客](https://www.kaitao.cn/uploads/allimg/140430/1A9445956-1.jpg)
天使投资人 孙彤宇 投资博卡思
2、孙彤宇:曾经的阿里巴巴“2号”人物
曾任职务:淘宝网总裁
去向:天使投资人,投资博卡思教育软件,盒子世界
孙彤宇长期位居马云之后,是淘宝网的创始人和缔造者,他曾深情地说“淘宝是我的孩子”。据《东方企业家》杂志报道,2003年4月16日,马云召集孙彤宇、昱峰等7人,郑重且神秘地告知他们要去开展一个C2C项目,此项目处于绝密状态,严禁告知任何人,包括家人,否则将被开除,随后还让他们签署了一份全英文合同。
2008年3月1日,孙彤宇正式卸任淘宝网总裁一职,前往包括伦敦商学院在内的海内外著名商学院学习深造。5月,他投资了博卡思的教育软件。2009年初,“盒子世界”儿童虚拟在线社区上线运营。
《中国企业家》评论指出,孙彤宇离职后,阿里系再未出现真正的“2号”人物。尽管孙彤宇强调自己的天使投资人身份和与项目的“距离”,但实际上他对博卡思的投入远超天使投资人范畴,创业伙伴戏称他为“最累”的天使投资人。
嘉裕基金董事长 卫哲
![图片[3]-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精英们-精准获客](https://www.kaitao.cn/uploads/allimg/140430/1A94421a-2.jpg)
3、卫哲:2011年因阿里巴巴供应商欺诈事件引咎辞职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CEO
去向:嘉裕基金董事长,好耶集团独立董事
1970年出生的卫哲,20岁出头就成为“中国证券之父”管金生的秘书。此后十几年,他在金融业、咨询业和跨国企业中国总裁等领域都顺风顺水。2006年11月,他担任阿里巴巴公司总裁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一年后,其掌管的阿里巴巴B2B在香港成功上市。
2011年2月21日,因1107名“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一事,卫哲引咎辞职。2011年4月,卫哲与马云出席绿色公司年会时透露,自己已组建“嘉御基金”。2011年12月15日,好耶集团宣布卫哲以独立董事身份正式加盟。
证券日报报道,在2011年4月的年会上,卫哲总结道,阿里巴巴教会他两件事:一是中国互联网不需要一个只追求盈利的公司;二是不要只盯着机会,而要关注问题。马云也表示,离开阿里的卫哲无需自己帮助,但他给了卫哲一个“大礼”,即这段经历留下的伤疤,这道伤疤比任何勋章都更有价值。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卫哲和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在彼此身上都收获颇丰。
凤凰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 吴炯
![图片[4]-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精英们-精准获客](https://www.kaitao.cn/uploads/allimg/140430/1A9444305-3.jpg)
4、吴炯:搜索引擎核心技术专利持有人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CTO兼中国雅虎CTO(首席技术官)
去向:凤凰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北极光创投合伙人
据时代周报报道,吴炯加入阿里巴巴的经历与当年加入雅虎颇为相似。他回忆,2000年5月第一次回国,顺道拜访马云,看到创业团队挤在马云家中,成员每月仅拿基本生活费,却日夜奋战,这种使命感远超当年的雅虎,于是他决定加入。此前,马云已让技术总监这一职位空缺了一年。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后,吴炯组建了阿里巴巴在美国的研发团队,2001年回国后出任阿里巴巴CTO,主导设计了阿里巴巴、淘宝网的技术平台,该平台沿用至今。
2008年,吴炯因阿里巴巴内部高管“轮休”辞职。之后,他创立了凤凰投资有限公司,离开阿里巴巴后的投资项目包括汉庭连锁酒店、酷我音乐、聚美优品、房价网、开心网等。
马云曾这样评价吴炯对阿里巴巴的重要性:“以前阿里巴巴每小时能跑50公里,我们一直在寻找能让其提速到100公里的人。”针对马云“轮岗学习”的说法,吴炯曾对媒体明确表示,未来可能回到阿里巴巴,“在北极光积累的投资经验,将有助于阿里巴巴未来的投资、收购和整合。”
阿米巴资本 李治国
![图片[5]-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精英们-精准获客](https://www.kaitao.cn/uploads/allimg/140430/1A9441134-4.jpg)
5、李治国: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云计算中心资深总监,口碑网CEO
去向:阿米巴资本合伙人
1999年12月16日,李治国成为阿里巴巴第46号员工。担任产品部经理期间,他主导开发了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产品之一“诚信通”。他是较早离开阿里创业的人,且多次进出阿里。2004年,他离职创办本地生活搜索网站口碑网,2006年口碑网被阿里收购,2010年,李治国再次从阿里巴巴离职。
南方都市报报道,第二次离开阿里巴巴后,经过深思熟虑,李治国决定转型做投资人。他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不缺他这样一位创业者,但有成功创业经验的早期投资人十分稀缺”。于是,他成为阿米巴资本合伙人,投资了20多个项目,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SNS等TMT领域,如挖财、脸谱换换、花瓣网等。
李治国两次入职阿里巴巴,又两次离职创业,是阿里系著名的“二进宫”人物之一。2004年,马云的夫人、李治国在阿里巴巴时的上司张瑛得知他创业口碑网后,“立刻将200万元打到他账上,甚至未签订任何协议”。
三、继承阿里电商基因的创业者
![图片[6]-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精英们-精准获客](https://www.kaitao.cn/uploads/allimg/140430/1A9441595-5.jpg)
小桔科技CEO、嘀嘀打车创始人 程维
6、程维:嘀嘀打车推动电召变革
曾任职务:支付宝商户事业部经理
去向:小桔科技CEO
创业前,程维在阿里巴巴工作了8年,从B2B业务到淘宝,最后在支付宝负责B2C业务。之后,他创立小桔科技,并于2012年9月推出嘀嘀打车。新浪科技报道,截至目前,嘀嘀打车既不向用户收费,也不向出租车司机收费,收入几乎为零。
程维曾以阿里巴巴为例说明打车行业的发展机遇:“阿里巴巴B2B帮助中小企业开展外贸,用互联网颠覆了展会业;淘宝用互联网颠覆了小商品市场。过去30多年,打车行业几乎没有变化,如今蓝领阶层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出租车业已到变革的关键时刻。”
不难发现,程维的创业理念中仍保留着阿里巴巴的基因,即打造平台。当前,打车软件市场竞争激烈,程维和他的小桔科技面临着快的打车、摇摇打车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同程网CEO 吴志祥
![图片[7]-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精英们-精准获客](https://www.kaitao.cn/uploads/allimg/140430/1A944HB-6.jpg)
7、吴志祥:曾经的《赢在中国》五强选手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销售经理
去向:同程网CEO
毕业于苏州大学旅游专业的吴志祥,2001年进入阿里巴巴,担任普通销售经理。2002年5月,他开始创建苏州同程旅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程网),并于2003年7月正式上线。创业初期,他完全按照阿里巴巴的模式运营。
2006年,在“赢在中国”36晋级12强的第一场比赛中,吴志祥再次与马云相遇。此时,他已是一家百余人公司的总经理,而马云是大赛评委之一。最终,吴志祥跻身五强,获得500万元创业基金。此后,同程网发展迅速,成为拥有B2B旅游企业间平台和B2C大众旅游平台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
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报道了吴志祥的“阿里巴巴情结”:“整个‘赢在中国’比赛中,最让我开心和自豪的是,马云在比赛中对我说:‘作为一名阿里巴巴人,我为你感到骄傲!’那一刻,我激动不已,仿佛过去三年仍在阿里巴巴工作,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
蘑菇街四人组:李研珠(左一)、陈琪(左二)、魏一博(右二)、岳旭强(右一)
![图片[8]-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精英们-精准获客](https://www.kaitao.cn/uploads/allimg/140430/1A9444049-7.jpg)
8、陈琪:舍千万期权卖房创业
曾任职务:阿里巴巴资深经理
去向:蘑菇街CEO
岳旭强:淘宝“最强技术专家”
曾任职务:淘宝网资深架构师
去向:蘑菇街CTO
李研珠:“淘宝最牛的营销人”
曾任职务:淘宝商城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淘品牌最早的创造者,口碑网员工
去向:蘑菇街CMO
据今日早报报道,毕业后在淘宝工作6年的陈琪,察觉到新模式的商机后决定创业。为此,他和浙大同窗魏一搏卖掉各自的房产,他在阿里巴巴的朋友岳旭强和李研珠也追随他辞职,四人携手开启创业之路。
他们经历了卷豆网的失败后,开始了蘑菇街的创业征程。2011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蘑菇街正式上线。借助新浪微博的兴起,短短2年,蘑菇街从最初的4人团队发展到近130人,用户从100多万增长到3000多万,电商转换率高达8% – 10%。
陈琪卖房、舍弃千万期权创业的故事被广泛传播。他们带着阿里的印记创业,行事风格相似,注重实干,倾向于滚动发展。前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白鸦转发有关蘑菇街的微博时评价:“淘宝最好的产品经理 + 最强的技术专家 + 最牛的营销策划,他们必将创造奇迹。”
逛“Guang”COO 朱宁(网名:白鸦)
![图片[9]-从阿里巴巴走出来的创业精英们-精准获客](https://www.kaitao.cn/uploads/allimg/140430/1A9442107-8.jpg)
9、钱志龙:工号前100的阿里巴巴元老
曾任职务:支付宝原用户事业部总经理
去向:“逛Guang”CEO
朱宁(白鸦):不愿意听到外人说阿里的坏话
曾任职务: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
去向:“逛Guang”COO,实体咖啡馆BetaCoffee创始人
2008年,白鸦创办贝塔咖啡,无意间使其成为中国最早的IT人集资咖啡馆,包括冯大辉在内的众多阿里圈朋友常来交流。白鸦表示,创业是因为“心中仍有梦想”。
2011年10月从支付宝辞职前,白鸦在阿里巴巴担任首席产品设计师。如今,他是初创网站“逛”(guang.com)的联合创始人及COO,与他一同创业并担任CEO的是支付宝原用户事业部总经理钱志龙。钱志龙在阿里巴巴的工号排在前100位,参与过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阿里妈妈、一淘的创建。
创业邦杂志采访白鸦时,他说:“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阿里,这并非客套话。我们是阿里培养的,市场是阿里开拓的,启动资金也是阿里给予的。虽然我们会在微博上和阿里开玩笑,但绝不允许外人诋毁阿里。”白鸦对阿里巴巴的感情,如同学子对母校的深情,自己可以调侃,但容不得他人说坏话。
10、蒋海炳:创业猜中了开头没猜中结尾
曾任职务:支付宝2号员工,前运营主管
去向:马伯乐招聘网创始人
2003年,蒋海炳加入淘宝网,2004年在网上结识了刚从阿里离职的李治国。之后几年,李治国重回阿里与他成为同事,两人又先后离开阿里。2009年,蒋海炳决定创业,创办马伯乐招聘网,为网商招聘专、兼职人才。
蒋海炳当时认为,电子商务发展依赖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资金流由支付宝负责,物流难题连阿里巴巴都难以解决,自己更无力涉足。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人才是关键要素,所以他专注于为网店提供招聘服务。
创业邦杂志文章指出,“马伯乐”一直维持着十几人的团队,虽有忠实用户,但规模难以扩大。蒋海炳调整方向,为传统厂商招聘代运营人员,后来将“马伯乐”交给同事,自己退居幕后。
米折网CEO 张良伦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