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知乎推广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关联依靠内容的传播流转

1、知乎推广平台与用户的关联

平台与用户的关系,借用嘉宾李姗珊的一句趣言来形容,那便是:我将用户视作初恋,用户却视我如物业,知乎信息流推广甚至常常觉得这个物业工作表现欠佳。然而,知乎更期望自身能成为业委会,与用户共同制定规则、争取权益。

知乎广告属于一个 U

图片[1]-知乎推广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关联依靠内容的传播流转-精准获客

GC 社区,知乎开户用户的探讨与分享造就了知乎推广的核心价值,知乎推广用户之间的互动明确了其他用户使用知乎时的核心体验。内容由用户创作,赞同也由用户给予,知乎仅仅构建了一个连接契机、交互场景。运营团队对于内容的甄别与判断,终究还是立足于所有用户的每一次赞同和反对的投票。因此,

用户在知乎 APP 广告开户的社区氛围中占据着极其关键的地位。

2、用户经由内容流转

深度参与社区管理

在社区管理中,知乎信息流始终致力于强化专业、认真、友善的“知友”的影响力。当下,用户主要通过内容创作、内容筛选、内容消费等内容流转环节,深度参与社区管理。

1、内容创作

首先,用户通过内容创作深度参与社区管理。知乎投放以内容创作为起始,知乎投放广告但核心场景为问答,即一个讨论的情境。知乎开户提问是所有讨论的开端,知乎代运营一个问题是否值得探讨,能否获取众多关注,乃是社区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

2、内容筛选

其次,用户通过内容筛选深度参与社区管理。知乎广告代运营的内容筛选极度依赖用户,存在 2 个核心概念:排序算法与专业权重。一个问题提出之后,往往会有诸多对应回答,排序源于每一位用户赞同和反对的投票。

此外,在赞同和反对的投票背后,还存在一个专业权重的算法。知乎认为,知乎信息流推广代运营在某个领域持续进行高质量创作的用户,他们的判断力更具价值。所以,当他们在其所属领域投出赞同或反对票时,会对排序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

3、内容消费

最后,用户通过内容消费深度参与社区管理。

从 2013 年的 40 万用户,至 2019 年的 2.2 亿用户,从天使轮创新工场的数百万美元融资,到 E 轮的 2.7 亿美元融资,知乎推广的社区发展之路,既漫长曲折,又平稳坚实。

1、过去:1970 – 1990 年的“纽约”

2013 年,知乎仅有 40 万用户,初创团队决定向公众开放注册。为迎接新用户,同时维系良好的讨论秩序,运营团队开展了众多工作,比如:问题的关闭与建议修改、排序算法的优化、专业权重的改进等等。此后,知乎还发布了良性讨论公约,期望通过此规则,清晰告知用户在知乎应如何进行讨论。

前段时间,嘉宾李姗珊阅览到一份旧文档,是当时同事所写的一份总结,这位同事如此描述 2013 年的知乎:我们仿若 1970 – 1990 年的纽约。

嘉宾李姗珊表示,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都格外喜爱用城市的发展、演进对照自身的工作。1970 – 1990 年的纽约恰好处在人口急剧增长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犯罪率的上升,以及社会秩序的混乱。那段时期,纽约在城市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当基础设施建设足够完善时,纽约迎来了复兴。此种状况,与处于快速增长期的知乎极为相似,也难怪同事们将那时的知乎比作 1970 – 1990 年的“纽约”。

2、现在:跨越不同经济环境的“大城市综合体”

2019 年,知乎推广开户已拥有超过 2.2 亿用户,存有 1.3 亿存量回答,每天有数以亿计的讨论分布在 20 多万的话题之下,社区的整体氛围异常活跃。所以,现实中没有一个城市具备这样的规模,能够与现今的知乎相对应。

知乎上存在如此众多的话题,如此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用户,在各个话题下积极踊跃地展开讨论。倘若一定要用城市来对照这样复杂的场景,应当是跨越不同经济环境的“大城市综合体”。

3、未来:更专业、认真、友善

更具多元化、商业化

在“临厂发挥”的最终环节,嘉宾李姗珊还和我们分享了知乎的未来发展愿景。

首先,知乎推广仍会始终如一地坚守专业、认真、友善的社区管理原则。

其次,伴随知乎的用户群体越发多元,用户在知乎进行分享,期望获取的收获也会愈发多元。知乎开户基于这些多元的变化,知乎将会更新相应的规则与规范。

最后,知乎将会积极推动商业化进程。例如,知乎信息流众多内容创作者在知乎获得了认同,知乎开户收获了影响力,知乎平台能否为这些用户提供一些金钱方面的奖励?怎样为用户创造收益的机会与可能性?这与分享本身带来的愉悦感并不矛盾,还能让用户分享的内容始终保持专业、可信。知乎广告,知乎推广,知乎信息流广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