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度账户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时,应当如何处理

百度账户效果不佳应如何应对?过去,一旦账户效果不理想,我们常常归咎于“着陆页”,认为其转化能力不足。于是,优化着陆页就成了我们解决“效果差”的主要手段。然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营销,说白了就是花钱买流量。转化效果差,意味着流量的意向程度低,而意向程度低,极有可能是我们的流量结构存在问题。

所以,为何不从“流量结构”的角度去思考,将其影响因素罗列出来并加以优化呢?

即: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把问题层层追溯,而非仅仅局限于当下。

图片[1]-当百度账户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时,应当如何处理-精准获客

百度账户效果不好的应对之策

一般来说,对于优化流量结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重新评估流量渠道

投放广告的根本目的是获取有效流量,而不同渠道的流量特点存在差异。

像豆瓣,其流量主体多为文艺青年;抖音的流量主体多为追求潮流的青少年;她理财的流量主体则多为已婚女性。

所以,不同的渠道,流量属性不同,文案的指向自然也不一样。

倘若把渠道视作一个场景,那么在不同场景中,用户的状态以及所接收信息的状态也有所不同。

比如澎湃新闻作为新闻资讯平台,用户可能为了及时获取信息而选择在早上查看;美芽作为视频美妆平台,用户可能为了方便操作而在晚上查看;有道词典作为英语 APP,用户可能由于上班时间紧张,选择在挤地铁等碎片化时间查看。

因此,不同渠道,用户的属性和活跃状态都不尽相同。我们在投放时,就需要思考:

该渠道的流量特点是什么?

该渠道的流量状态如何?

二、明确用户群体

不管是哪种广告形式,最终都是为了获取“精准”流量。

但结果常常是把钱浪费在购买意向低、消费能力差、不是最终决策者的受众身上。

以火锅加盟为例。

它的流量群体相对简单,分为曾经开过店的和新手。假设我们的产品优势是能保证年赚 50 万,但需要 5 万加盟费。那么对于新手来说,可能不太容易转化,因为他们更关注风险。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争抢流量,而不考虑真正的流量群体,那就是在烧钱。

那怎样界定我们的用户群体呢?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认可产品

让用户转化的前提是用户对产品的认可。

比如智能机器人,有人觉得这是时代的进步,而有人觉得这毫无用处。

所以,我们要寻找思想观念与产品相符的用户群体。

2. 具备相符的消费能力

广告想要快速转化,投放时人群的消费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比如产品价格为 1 万元,而投放的对象是普通学生,自然转化效果就不佳。

3. 最终决策权

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可能会受到他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据统计,他人的影响因素达 80%。

所以在投放产品时,要明确产品的最终决策者是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比如某老年护膝,产品的受众是老年人,但销售渠道是网络,而老年人一般不上网。

所以,在制作着陆页时,会重点突出子女的孝心,从而促进购买。

三、优化着陆页

当投放渠道和用户群体都没问题时,我们就要思考:是不是着陆页出了问题。此时,可以尝试进行调整。

但如何调整?

通常,消费者的决策路径分为中央路径和边缘路径。

中央路径指消费者对产品的决策行为取决于对产品信息的大量、认真和理性的思考。

比如购买电脑,男性购买时可能会搜集每个电脑型号,并对比配置,从而选出最优的。

而边缘路径指消费者对产品的决策行为并非基于充分理性的思考,而是根据自身的正面或其他边缘信息来判断产品。

比如某粉丝狂热者,购买产品时,不会因产品功能受影响,更多是因为对粉丝代言产品的喜爱。

所以,对于不同的产品,我们要善于选择不同的卖点展示。

对于较为专业的人士,即中央决策路径,可通过突出产品自身卖点来刺激购买;

对于普通用户,即边缘决策路径,通常可以突出产品的最终场景来说服用户购买。

比如某件针织衫,针对中央决策路径,可以通过讲解材质、做工等来吸引购买;针对边缘决策路径,可以通过描述此针织衫修身、能更好地凸显腰线,让男友喜欢、让他人羡慕等。

对于专业层级用户,可通过对材质的描述来激发购买欲;对于普通级别用户,突出产品能带来的实际好处更能促使其购买。

以上就是小编以“流量结构”为例,对于账户转化效果差的一些思考因素。当账户出现问题时,我们要懂得回溯问题,从整个流程出发,寻找可能导致问题的因素,而不能只看眼前。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