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AI 起伏,谁将称霸 AI 领域?
中美两国的诸多巨头皆已洞悉 AI 技术蕴含的巨大商业潜能。
在 AI 商业化进程中表现出色的公司,其一为纯技术类公司,像 Google 旗下的自动驾驶翘楚 Waymo 为行业提供技术方案,其最新估值高达 1700 亿美元。其二,是将垂直产业与 AI 深度融合的公司,例如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市值超 2 万亿人民币。
基于此,本文拟对 BATH 人工智能业务板块的各关键部分进行估值剖析。
在 AI 语音助手领域,小度音箱占据显著优势,天猫精灵凭借庞大的电商销量位居其后。
据悉,小度助手未来三年的营收有望达 100 亿元。
以小度智能音箱为例,2019 年的出货量达 1900 万台,单价在 99 元至 549 元不等。若平均售价为 150 元,那么 2019 年小度智能音箱带来的收入为 28.5 亿元,折合约 4.07 亿美元。倘若估值倍数与旷视科技相同,即 22.5 倍市销率,仅小度智能音箱业务的估值就达 91.6 亿美元。
就智能驾驶业务而言,百度、阿里均有涉足。2018 年,86Research 为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给出 105 亿美元的估值。谷歌无人驾驶公司 Waymo 上一轮融资 300 亿,即便打 50%的折扣,Apollo 也有 150 亿的估值。而且百度的智能驾驶业务比 Waymo 更为丰富,除自动驾驶外,还有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然而阿里的自动驾驶业务尚未大规模试验,所以难以进行估值。
从智能云方面来看,BATH 四家皆有相关业务。
由于百度智能云较为独特,其云计算业务不仅涵盖公有云,还包含个人云(即百度网盘业务)。据 Bocom(交银国际)预测,百度云 2019 年营收约 70 亿元,若依照阿里的估值标准计算,其估值大致约为 180 亿美元。此外,有传闻称,百度个人云有望于近期分拆上市,若在科创板上市,其估值或将达 400 亿元。
由此可见,百度 AI 估值在 400 亿美元以上,再加上爱奇艺、长期投资以及现金,百度整体估值应不少于 900 亿美元。
如此对比,百度市值未来或许极具弹性。当前百度 400 多亿的市值严重被低估,这一市值仅体现了百度广告营销业务的营收与利润水平,完全未反映出百度 AI 板块的价值。
2018 年,李彦宏曾宣称,百度每年会投入营收的 15%用于 AI 研发。据此估算,当年 AI 板块的研发费用约为 123 亿元;2019 年,该费用约为 117 亿元。
近十年来,已有数百亿资金投入百度大脑、飞桨等 AI 底层技术平台。当下,百度大脑已向外开放 250 多项核心 AI 能力,服务超 180 万开发者。而飞桨累计开发者数量达 194 万,服务企业 8.4 万家。
但资本市场难以对这些底层技术与能力进行准确估值,这是导致百度价值被低估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今,我们难以预测数十年后谁会成为 AI 领域的霸主。
但从发展路径来看,未来中国的 AI 领域有两类公司值得重点关注。一类是 BATH 这类互联网巨头,另一类则是商汤科技、旷视等垂直细分领域的小巨头。
曾经的巨头,反思和逆转的能力往往超乎想象。大洋彼岸的微软,曾坐拥众多 PC 基础设施级产品却错失移动互联网时代,曾被投资者嘲讽日薄西山,但如今重新开放后,再次焕发出新的商业光彩,市值重回 1.6 万亿美元,一度登顶美国纳斯达克市值榜首。
曾经险些错过移动时代的百度,将所有研发资金和人才力量沉淀于 AI,被低估许久。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百度或许最具爆发力。
不容忽视的是一颗曾经夺冠的雄心。
当 AI 技术真正与产业融合时,不但能让 AI 释放强大活力,更能使整个实体产业获得新生。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