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百度和字节跳动相互起诉,百度因疑似“搜索结果被窃取”索偿 9000 万,随后字节跳动“效仿”这一诉讼请求,反诉百度同样索赔 9000 万。
在另一边,一直以“格调”塑造品质形象的知乎,举办了 2019“新知青年大会”,邀来创作者共同构想社区生态运营。
CEO 周源表示,知乎致力于推动用户、内容以及商业的交互融合与共同提升,并推出“海盐计划”二期。
看起来,日益大众化的知乎,期望凭借运营策略化解内容行业中“用户、内容、商业”难以兼得的难题。而知乎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其能否遏制全行业内容“熵增”在自身平台的扩散。
内容赛道已然步入“熵增”市场
在内容赛道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
其一,内容总量“冲破云霄”,仅今日头条的头条号在 2018 年就发布了 1 亿 6467 万篇文章,字数达 1599 亿,加上其他平台的数据更是惊人。
其二,“可用内容”大幅缩水。监管层频频行动,农妇自媒体、洗稿薅羊毛等事件集中涌现,头条号、企鹅号等平台与做号党客观上的“合谋”关系,致使大众对内容平台愈发失去信心。
做号党依然存在,只是变换方式吸引点击;低俗内容仍有,只是“开车”更加隐晦;抄袭之风依旧盛行,不过现在有了自动去重的软件……
在内容总量增多的情况下,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却在减少。知乎的推广补贴造就了内容平台的繁荣,其推广投放也将它们引入了无序、难以掌控的境地,这便是内容的“熵增”。
在物理学中,“熵增”致使宇宙万物的无序程度提高,最终必然走向混沌、毫无意义的寂灭。
聚焦于知乎,周源不断强调“用户、内容、商业”的“融合”,其背景恰恰是内容“熵增”在内容赛道所酿成的恶果:用户、内容、商业,至少有一项会被舍弃。
倘若注重内容质量,由于优质创作者有限(已被做号党排挤),知乎的流量会陡然下降,商业价值无从谈起。
要是追求商业价值,流量置于首位,做号党便成了流量的发动机(当下的模式)。
要是顾及用户体验,有品质的,做号党没有生存空间,商业价值丧失;无品质的“奶头乐”能够保障流量和商业价值,但内容质量会被牺牲。
在“熵增”困境中,内容质量往往最先被抛弃。因为商业价值不可舍弃,最终用户只能陷入“奶头乐”体验当中——这便是某些明星信息流平台的崛起逻辑。
然而,作为内容平台,用户是持久活力的源泉,内容质量是立足之根本,商业代表着未来发展和资方的认可,“三条腿”无论缺少哪一条,都无法支撑平台长期稳定运行。
历经 8 年的发展,知乎的层层演进,概括而言是在“大众化”商业价值的基础上,也要坚守用户体验和内容质量。(值得一提的是,知乎是自产自销的社区,“用户”既包括普通用户,也涵盖创作者,后者与“内容”质量直接相关)
这与“熵增”相矛盾,周源所讲的将用户、内容、商业协同统一,必须摆脱“熵增”困境。
遏制“熵增”蔓延,社区生态运营需先从“用户”着手
在宇宙中,熵增也存在例外,那便是生命体的诞生。有机生命体的自我循环与新陈代谢,扭转了无序度持续增加的进程,甚至实现了“熵减”——愈发有序。
从行动来看,知乎社区生态运营与之类似,其所有运营策略,均首先从用户出发,试图达成可控的自循环、自成长——这原本就是“生态”一词的核心内涵。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