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要说到小红书了。
今年小红书热度颇高。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想必大家都或多或少听到过诸如“如何在小红书做营销”“怎样种草”“小红书电商怎么做”之类的内容。
我们研究了市面上众多的资料和课程,作为品牌方的一线操盘手,直观感觉是这些内容多少有点“治标不治本”。
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是在介绍小红书的各类广告形式和投放方式、达人组合类型的模式、流量模式以及投放技巧等。
但很少有全链路、可实际操作的整套方法,像营销目标如何确定、怎样落地监测目标、预算如何分配、平台之间如何协同配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要投入小红书,什么时候考虑其他平台等。
这就引发了很多问题,看似罗列了很多细节,但操盘手很难真正掌握控制权和决策力:
1. 目标难以确立
到底考核什么呢?是爆文率、CPC(每次点击成本)、CPM(每千次展示成本)、CPE(每次互动成本),还是SOV(搜索占有率)、回搜率、上下游词、搜索转化外溢成本?
我们之前提到过,任何一种营销类型都应该有单一且唯一的核心指标,而小红书的指标却繁多如繁星。老板、业务操盘手、品牌团队和机构MCN,往往各有各的目标考量,很难达成一致:
“你说爆文率很高,可为什么没有商业成果呢?”
2. 当下KFS(小红书核心营销方法,kol(达人) – feeds(信息流) – search(搜索))的困局难以解决
虽然今年小红书种草很热门,热度超过抖音,但很多品牌也在抱怨:种草的效率开始下降,效果难以显现。
从Kol(关键意见领袖)方面看,报备笔记初始流量低,达人流量不稳定;
在信息流发现页,品牌内容同质化严重,商业笔记流量差;
搜索页是小红书今年大力推广的热门板块,但这也使得流量竞争更加激烈,很多关键词的CPC价格涨了好几倍,中小品牌根本难以承受。
其根本原因在于,与其他几大内容平台相比,小红书的日活较低,流量受到商业和社区的双重挤压,快要不够分配了。
在流量结构方面,原因还包括:
- 在流量平权原则下,社区流量和商业化流量的竞争更加激烈;
- 商业化流量更多倾向于闭环电商,其次是信息流,达人报备笔记的起始阅读量越来越低(平台希望更多预算用于投流);
- 对商家来说,同质化内容增多,重点品类竞争激烈。
- 从用户角度看,虽然小红书仍然是氛围最友好的社区,但随着广告内容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出现用户对种草免疫、对广告警惕以及决策疲劳的情况。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也是目前很多课程、内容(比如代理、机构甚至小红书官方出品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局限于小红书本身,然而营销不仅仅是小红书,生意才是目的,小红书只是手段。
跳出小红书,再做小红书营销。
芋艿从2018年开始研究和投放小红书(当时以跨境业务为主),在小红书上进行了各种尝试:
- 投放过平均月销售额过千万的爆款单品闺蜜机,2个月销售额过亿;
- 集中投放打造势能的学习机,半年内做到市场占有率第一;
- 也有像全屋智能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客资型产品;
- 还有预算极低的APP增长项目,在今年互联网流量几乎没有红利的情况下,1个月内新增用户翻倍。
作为小红书垂类博主(从创作者的角度对品牌方来说是一个有益补充,无论是内容创作、流量获取,还是商业广告合作方面),基本仅靠内容就收获了2万粉丝,目前整体ROI(投资回报率)约为5。
去年年底,我们开始梳理小红书全链路营销方法,边做边实践,不断有新的收获并验证新的方法,大概4个月后,整体内容完成(见结尾),这篇文章就分享其中的一些关键部分(KFS),后续有机会再专门讲讲电商方面的内容。
一、如何确定小红书推广目标
在小红书上的目标无外乎曝光、种草、转化这三个层面。
曝光是指在目标人群中建立品牌认知,留下印象;种草是在高潜力人群中激发进一步的行动;转化则是直接促成交易。
在设定小红书的目标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整体生意的目标:在产品处于不同阶段和不同竞争环境下,核心的推广目标是什么?
例如2022年的小度智能屏,已经有了全国性的知名度(“小肚小肚”梗在全网爆火),要解决的问题是让那些“知道但不感兴趣”的人产生行动,所以推广目标是种草。而在新品上市初期,大部分产品或服务都面临着曝光和种草的双重任务。
确定好生意推广目标后,再考虑是否要通过小红书来完成目标,或者说评估小红书是否是完成该推广任务性价比最高的平台。
1. 曝光目标
是否要在小红书做曝光,取决于“在小红书对目标人群进行曝光”是否性价比最高。
一般来说,如果以“年轻女性”为核心目标人群或者是“女性 + 高客单价产品”的组合,可以将小红书作为曝光平台。
但是,即使目标人群重合度很高,也要看在小红书曝光是否最划算,即计算目标人群的曝光成本。比如在推广闺蜜机时,我们发现针对二三线城市25 – 35岁高消费力女性的曝光成本,抖音比小红书低很多。
如果确定将小红书作为曝光平台,如何设定曝光考核指标呢?
有两个核心指标:
其一,SOV:指搜索某一品类关键词时,在小红书APP搜索页面中,前xx位中该品牌的笔记数量占比及排名情况——通常适用于将小红书作为重点曝光渠道的情况。
其二,对购买用户进行回溯调研,询问“你在哪个平台第一次看到产品或服务并留下印象”,然后用小红书上的曝光花费除以“首次在小红书看到产品的用户人数”,得到单个目标用户的曝光成本——通常适用于把小红书作为曝光渠道之一的情况。
如果是老板、操盘手或者负责人,关注这两个指标就足够了。
而其他指标,如CPC、爆文率等,是团队在执行过程中的过程性指标。
2. 种草目标
随着小红书种草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逐渐成为全民购物决策的重要参考平台。
那么如何衡量种草效果呢?
对于新品类,看小红书产品的搜索指数;
对于成熟品类,看小红书品类的上下游搜索词中自己品牌词的排名——通常上游词代表品牌心智份额,下游词代表种草效果。
同样,CPC、CPE、回搜率等指标都只是过程性指标。
3. 转化目标
转化目标主要看小红书闭环电商成交ROI和客资的线索成交ROI。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小红书目标,无论是曝光、种草还是转化,都是我们经过实践验证与最终生意结果紧密相关的,所以适合用于考核内部运营团队和供应商、评估品牌种草效果的指标。
二、流量端KFS困局的破解之道
文章开头提到,KFS目前的困境是流量不够分配。
更准确地说:
是优质种草人群不够分配了。
这就是为什么“爆文逻辑”正在失效:有爆文,但流量不大。
一方面,打造爆文的成本增加了,只要加入商业化信息,初始流量就会受限,而且投流费用不断上涨,导致爆文成本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有很多更软性、更隐蔽的爆文虽然能获取自然流量,但品牌、产品植入内容很容易被其他更吸引人的信息淹没,即使在评论区做一些引导,效果也有限。
下面给大家提供三个解决思路:
1. 挖掘小红书的流量洼地
我们把小红书的目标分为曝光、种草和转化三个层面;要注意,即使目标是种草,也可以从两端获取流量。因为种草流量被瓜分严重,想要获取性价比高、优质的流量,就需要向上到曝光层和向下到转化层获取流量,具体做法如下:
(1)从“曝光层”获取流量
这里所说的“曝光层”不是指小红书平台的硬广或者IP活动(如果资金非常充裕,当然可以购买)。而是通过大幅降低CPC的投放方式,让产品种草内容获得更广泛人群的关注(这里更适用于目标用户相对宽泛、不是非常垂直的品牌)。
具体怎么做呢?
品牌自制爆文 + 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分发。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让KOC创作呢?
原因是,KOC的创作能力整体低于KOL,而且这篇内容既要能获得自然流量,又要承载品牌内容,经过我们不断试验(也踩过不少坑),发现KOC确实不太可行(除了奶茶、咖啡这类容易植入的产品)。
如果自制爆文想要兼具流量和种草效果,给大家几个选题方向:
- 真实 + 情绪:如聊天截图、生活事件;
- 观点 + 干货:挑战常识、输出干货;
- 情感 + 经历:以情感引入、讲述自己经历;
- 粗暴 + 提问:简单提问、植入评论;
- 热点 + 场景:代入热点、融合场景。
例如脉脉的一篇文章,主要通过一个“暴躁”内推官的对话,让大家知道这里有很多人愿意帮你内推,发布后自然流量很好。
视频流
去年视频流是真正的流量洼地,虽然今年成本也有所上升,但总体相比信息流还是有一定优势。
(2)从“转化”获取流量
我们知道,在小红书的聚光平台中,有不同的投放目标:种草、商销、客资。
当然,除了聚光平台,也可以直接通过店铺的电商(千帆ark)来投流。
今年,平台倾向于将优质流量分配给电商侧,无论是聚光平台的商消、客资还是千帆。所以,有一个“看似奇怪但非常有效”的方法:
开通小红书店铺 + 挂车投放 + 选择电商投放(而非种草)的目标。
但实际目的是为了种草,所以不是考核ROI和成交,而是以此为手段获取精准优质的流量,提高种草效率。
此外,通过挂车笔记产品点击率,我们还能更直接地测试出内容的种草能力。
采用这种投流方式,既可以使用达人笔记,也可以使用官方矩阵号。
近一个月的实验表明,这种投放方式获取的流量更精准,甚至CPC成本相比种草投放更低!
2. 精细化运营KFS
第二个方法是精细化运营KFS。我们知道,当一个平台流量竞争越激烈,想要盈利就需要越高的精细化程度:
对于小红书来说,海投铺量的时代已经过去,KFS模型也需要进一步细分。我们根据品类阶段和品牌阶段的不同,将产品服务分为四个象限:
第一个象限是新品牌、新品类:对于这个区间的产品,典型的可以用反漏斗模型取得成果,但要注意在布局信息流页面时,需要解决“如何获得关注”的问题:产品是新的、品类也是新的,搜索很难一开始就获得流量,核心是提升在发现页的竞争力。
第二个象限是新品牌、成熟市场,作为新进入成熟市场的品牌,此时“反漏斗”层层渗透的方法不太好用,这里又可以根据差异化强弱来制定对应策略。强差异化的重点是狠抓搜索流量 + 占据内容高点;弱差异化则是撕开一个大突破口 + 进行阵地战式的重复触达。
第三个象限是成熟品牌、新市场,也就是在原有市场遇到增长瓶颈,需要获取新人群和新增量。这时,需要从小痛点(品类、需求缝隙)切入,找到需求大于供给的细分市场,巧妙结合“熟悉感”和“新鲜感”,找到种草能力强的内容模型,同时做好搜索方面的防守。
第四个象限是成熟品牌、成熟市场,当市场饱和处于竞争红海时,方法是:平时分散资源,大促时聚焦资源,用强运营节奏来把控,放开时吸引泛流量扩大用户群体,收紧时大力获取品类流量。
三、如何打造王牌和组合式种草内容?
关于内容营销,有句话说得很对:
“所有组织在内容媒介稳定获取流量的方式,都是找到一个可批量复制的模板或方法。”
小红书也是如此。
在小红书做内容有点像打牌(嗯,最近芋艿沉迷掼蛋):
1. 打造王牌内容
小红书的王牌商业笔记,是指自然流量好且种草能力强的爆文。经过多年尝试,在以下三个方向最有可能产出王牌内容:
(1)反常识干货
用反常识的观点吸引点击,同时筛选出对内容感兴趣的高潜力人群;在笔记内容中除了提供有价值的干货内容,还要展示人设,体现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度和权威性(如突出个人经历、专业度等),以增强说服力,再向用户推荐对应的产品和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反常识的观点不仅能吸引点击,还容易引发评论区的讨论甚至争议,而在小红书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中,评论的权重越来越大:
CES = 点赞1分 + 收藏1分 + 转发4分 + 评论4分 + 关注8分。
感觉评论和关注的权重还在增加。
再给大家一个小技巧,这类内容的结尾可以加上一句“下一篇我们再说**”,这样感兴趣的粉丝容易从笔记引导到关注,而“关注”的权重目前是最高的。
反常识干货内容还有一个用途,就是在细分长词搜索结果下获取流量(例如“防晒霜到底应该怎么涂”“面试被问到gap应该怎么办”)。
(2)情感好故事
主打情感牌的故事,是小红书上最容易引起共鸣和获取流量的方式。然而,难点在于:
如何将产品与故事自然地联系起来,并且达到种草的效果呢?
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
小红书以女性用户为主,对女性来说,“让他人快乐”的意义和价值更大,无论是闺蜜、男友、家人、长辈等。所以,通过提供“产品服务”让身边人获得情感满足,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创作模板。
小度智能屏在小红书种草时,基本都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故事模板是“因为买了小度智能屏,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寂寞的生活充满欢声笑语”。
这种题材下,爆文率和回搜率都非常高。
(3)美是硬通货
美永远是一种生产力。
在小红书,美更是点击、种草和转化的通行证。
但是美一定意味着高种草能力吗?这里有一个要点,就是“美的主角是产品”。
例如下面这篇笔记,模特在展示整套搭配时捂了脸,因为这一套搭配的氛围感比长相更重要。
我们在推广闺蜜机时也走过弯路,比如有家居博主做的美图,但评论里都在问地毯、家具,很少有人关注产品本身。
另外,如果创作重点是表达美,文案越少越好,尤其不要大段长文,尽量分段,文字的结构感也是美的一部分。
2. 精细化打造内容组合
就像打牌一样,什么时候出对子、什么时候出单牌,都是有讲究的。
小红书内容承接发现页和搜索页的各类内容,匹配不同人群包、搜索行为等多元化定向逻辑,在内容设计上也应该遵循“组牌逻辑”,让不同属性、形式和重点的内容相互适配。
篇幅有限,仅针对“新市场、新品类”的产品服务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