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精准获客

小红书上一条笔记就能涨粉46万,究竟是谁在力捧测评博主呢?

你信任测评博主吗?

运营社近期察觉到,不少人对测评博主十分“着迷”。他们不仅在购物前会搜索相关测评,日常生活中也爱看测评视频来打发时间。

近年来,各个平台涌现出众多测评红人。抖音上有粉丝量达2304万的@老爸评测;B站有2022年入选百大UP主且拥有242.5万粉丝的@先看评测;小红书也有一个月涨粉46.65万的@爱测评的雯子。

为何众多人喜爱观看测评内容?测评博主又是怎样获取流量并实现变现的呢?今日,运营社就带您剖析测评博主的经营之道。

01、“比货”型带货在直播间兴起

是谁捧红了测评博主呢?

同事朵朵近期就因除螨仪测评而被种草。最初,她只是想了解不同型号除螨仪之间的差异,于是点进了除螨仪测评直播间。进去之后,她发现这些直播间很“生猛”。

直播间后排摆满了各种各样、不同型号的除螨仪。观众想测评哪个品牌的除螨仪,主播就会从货架上拿起相应型号,在布满灰尘的桌面上进行测评。

主播一边测评,一边对着背后的白板讲解产品参数,还会全方位展示除螨仪工作时的状态。

朵朵十分惊喜,在拜托主播测试了几款产品后,就挑到了心仪的产品,迅速在主播的小黄车下单了。

朵朵表示:“以前买东西时,主播大多展示包装完好的产品,但像小电器这类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小故障,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测评直播间展示了产品更真实的一面,所以更愿意相信他们。”

测评博主近年来如此火爆,与电商发展以及产品竞争同质化关系密切。许多品牌的产品迭代速度很快,往往一两个月就推出新品,而且型号众多。

这些新品大多未经长时间的市场检验,消费者很容易买到性价比不高的产品。此时,评测博主就成了很多消费者购物的辅助工具。

根据蝉妈妈数据,抖音账号名称中带有“测评”和“评测”关键字且粉丝数在100万以上的有131位。其中,头部的@老爸评测拥有2304万粉丝,月销售额在2500 – 5000万元。

聚焦细分品类,账号名称带“除螨仪评测”的博主也有几十位。头部的抖音49.5万粉的@姗姗除螨仪测评近一个月直播70场,累计销售额达50 – 75万。

为何许多消费者喜爱观看测评内容呢?

首先,很多产品存在过度美化现象。如今,许多产品的广告词都有夸大倾向,消费者常常被品牌方天花乱坠的宣传弄得晕头转向,难以分辨产品的优缺点。而评测内容通过对比,可以让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避免被坑。

其次,评测博主的“打假”内容很有趣。评测博主经常制作一些产品“打假”的内容,这类内容话题性很强,会吸引很多人围观、点赞和分享。这种“打假”内容对商品也起到一定的媒体监督作用,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好感。

最后,能学习行业干货。很多评测博主会介绍各种行业知识,例如护肤品的成分、防晒衣的关键指标等。这些干货内容让消费者感觉有所收获,在购物时也会参照相应指标。

02、小红书一条笔记点赞34万:揭秘测评博主的盈利模式

互联网测评发展多年,已经出现了不少成功案例,也形成了多条可复制的路径。无论是头部主播、新兴黑马还是品类博主,都有可借鉴的流量获取方法。

目前,测评博主的内容变现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创意内容快速涨粉,树立个人IP,然后通过商业广告等多种形式变现;另一类以电商带货为主要目的,侧重于直播间的成交转化。

1)全网粉丝超5000万,专业测评广受好评

一些较早进入测评领域的博主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并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例如全网粉丝超5000万的@老爸评测,早年凭借比较专业的数据评测方式吸引粉丝。

2021年,老爸评测发布的《问题婴儿霜导致大头宝宝》评测内容迅速走红,知名度大增,赢得了众多粉丝的信赖。

老爸评测的内容以专业严谨著称,经常花费数十万元采购测评设备,对市场上的各类产品进行数据评测。比如在防晒衣测评中,对市面上12种热门防晒衣进行设备评测,该视频在抖音点赞量达99万。

随着粉丝数量不断增长,老爸评测逐渐构建起内容矩阵和商业渠道。

在内容矩阵方面,抖音账号有2304万粉丝,B站有412万粉丝,小红书有785.7万粉丝。此外,还入驻了微博、快手、公众号、视频号等内容平台。

在变现渠道方面,除了视频和直播带货,老爸评测还搭建了自有电商体系,不仅有抖音橱窗,还打造了自有APP,通过与高利润的白牌产品合作,获取了较高收益。(从左到右为:抖音橱窗、微信小程序、淘宝店铺)

2)小红书一个月涨粉46万,评测挑战走红

实际上,测评赛道的流量一直很可观,至今仍不断有黑马凭借评测内容迅速走红。比如去年10月在小红书涨粉46.65万的@爱测评的雯子。

雯子走红的方式是将“测评 + 挑战”相结合:博主创作“测评许愿笔记”,粉丝在笔记下许愿想要测评的物品,博主完成点赞最高的许愿留言内容。

博主第一条爆火的许愿视频是测评一家20元/晚的胶囊酒店,酒店环境非常差,测评博主经历了一夜的煎熬。

但这样的实况测评深受粉丝喜爱,测评挑战笔记的最高点赞量达到34万,一年来点赞量在10万以上的笔记已有8篇以上,多条留言数破万。相比之下,之前的笔记平均点赞量只有一两千,留言也很少。

运营社认为,雯子能够迅速走红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①内容共创。博主创作的内容毕竟有限,雯子通过留言点赞的方式创作评测内容。一方面,根据点赞数据可以筛选出受欢迎的话题;另一方面,让粉丝参与内容创作能为内容增添更多创意。

②粉丝互动。博主按照高赞留言进行评测的形式,会激发粉丝的点赞热情。有粉丝表示,为了让自己的留言被评测,发动了周边所有亲戚朋友点赞,自己还注册了三个小号点赞。

笔记获得大量留言和点赞后,会进入平台的推荐池,被更多人看到。在小红书中,CES评分是一种推荐算法(CES评分 = 点赞数×1分 + 收藏数×1分 + 评论数×4分 + 转发数×4分 + 关注数×8分),CES评分高的笔记更容易进入推荐池,获得更多流量和曝光机会。

③真实评测。博主的评测极具挑战趣味性,很多高赞评论存在“恶搞”倾向,但宠粉的博主会如实评测,这种信守承诺的挑战精神很受粉丝欢迎。

3)品类测评博主:小本经营也能盈利

与上述两位泛测评博主不同,品类测评更适合普通人参与,门槛较低且可复制。他们通常只测评单一品类,如除螨仪测评、美妆测评、扫地机测评等。

这类博主通过聚焦小品类,与大测评博主进行差异化竞争。他们的特点是深入了解单一品类,能够在该品类进行专业评测并为粉丝提供建议。

前文提到的朵朵就是被这种新型评测直播种草的。运营社认为,品类测评博主能够高效种草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真实使用评测。很多消费者不太懂专业的测评数据,所以品类测评博主在直播间真实展示产品使用效果,很容易吸引消费者观看。

②流量精准垂直。能够被推荐到相关品类评测直播间的用户,往往在抖音观看或搜索过相关品类视频。这些“关键词”用户更加精准,转化效率更高。

③多产品全面展示。品类测评博主不会只带单一产品的货,往往会挂出不同品牌竞品的链接。这会让消费者觉得博主并非收取了某个品牌的费用,而是将所有产品的优缺点展示出来,让消费者自主选择,从而更易获得信任。

03、谁在“打造”测评博主?

根据中消协2023年3月发布的《“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数据,近八成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

网络测评在各类社交平台颇受欢迎,吸引了众多博主加入。但测评行业水很深。

中新经纬曾做过调查,发现如今很多测评账号是由MCN机构孵化的,目的就是盈利。

一个粉丝量4.3万的测评账号,21 – 60秒内容报价1800元;而一个495万粉丝的账号,21 – 60秒内容报价高达3.39万元。千万粉丝级别的网红单条报价约50万元,明星单条报价约70万元。

商单视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测评,介绍商品并加上实际使用体验,最后得出“可下单”的结论;另一种是以“打假”为名,看似为消费者排除隐患,实则夸赞某产品,引导消费者下单。

关于测评内容变现一直争议不断。例如,很久以前,罗永浩认为王自如对锤子手机的测评不公正客观,便炮轰道:“既然被厂商包养,就别谈什么独立自主。”

还有,老爸评测起诉小红花测评侵害名誉权,虽然老爸评测胜诉,但判决书中也提到:小红花测评所述老爸评测多款产品虚假宣传问题“确有依据,不构成商业诋毁”。

即使是测评界的头部博主也可能翻车,这使得测评内容的真实性常常受到质疑。

中消协的报告还显示,93.1%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等。

所以,消费者想要购物时不被坑,不能完全依赖测评博主,还需自己擦亮眼睛,货比三家,避免被误导。

对于想成为测评博主的人来说,测评博主有流量和销量,是一种不错的内容形式。虽然头部博主占据了主要流量,但其他博主仍可通过挖掘细分品类来分一杯羹。

不过,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保持专业性。测评类赛道看似门槛低,但实际上需要博主对某一品类有深入了解。最好扎根某个行业,充分了解后再做测评。毕竟,专业性在测评内容中是首要的。

二是保持客观性。粉丝的信任才是博主真正的价值所在。博主在商业变现时,要避免说误导消费者的话,如今平台规则日益严格,要小心翻车。

04、结语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先看测评视频再购物,这反映了消费日趋理性化。

在这种趋势下,测评博主仍有很大的市场,即使挖掘细分品类市场,也有机会成为某个品类受欢迎的测评博主。

当然,目前测评内容仍然存在一些不中立客观的“伪测评”,一个专业、靠谱的测评博主依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运营研究社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