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投放的十大问题

在开展小红书投放工作时,运营人员或许会面临诸多难题,例如怎样明确投流的分配方式,如何评估笔记的投放数据成效,诸如此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予以了分享,一同来瞧瞧。

图片[1]-小红书投放的十大问题-精准获客

此前曾收到会员小伙伴有关聚光投流实际操作细节方面的疑问,于是迅速约定了线上交流的时间。所以本文源自我们与会员针对聚光投流展开的研讨与交流。

下文仅仅展现了部分在投放进程中频繁出现的细节问题,涵盖推广计划的放量、精准人群的确定以及投流的分配等等。

一、怎样衡量笔记的投放数据效果?

1. 以种草精准度进行衡量

通常而言,点击成本和互动成本我们往往只会着重关注其中之一。

举例来讲:当我们对该保健品进行投放时,起初的目标是借由小红书的精准用户实现向淘系的成交,尝试了两种计划。

其一为快速种草,投放点击广告,然而天猫端的访客数量稀少且无成交;

另一种转变为投放互动广告,并将 CPE 控制在 3 元左右,虽说曝光量较少,但是消耗 5000 元后带来了 3 至 4 万的销售规模。

故而在投放过程当中,品牌需要明确自身的投放目的究竟为何(获取流量;促进销售),朝着目标展开精准的种草投放。

2. 依据组件的点击成本衡量种草效率(回搜成本)

倘若由于品牌的整体渠道众多,无法凭借后端数据直观地衡量种草成效,可以通过计算用户点击一次笔记组件的成本是多少,来判别内容是否属于高价值内容,以及种草效果怎样。

要是组件毫无回搜,就表明这条内容无法达成种草效果。

3. 以结果为导向,查看后端数据

品牌能够在初始阶段设定一个基础目标,假如以一万阅读作为衡量标准,不管是投放互动还是点击,通过在短周期内迅速积累大量阅读量来观察数据的变化,如果后端数据符合预期(与大盘数据进行对比),就持续投放;否则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为何近期新发布的笔记投放效果远逊于去年的笔记?

每一篇笔记平台的系统都会赋予其独特的人群标签,之前发布的笔记已然跑出了自身的人群标签,再次投放会更易于实现扩量。

刚刚发布的笔记则不具备这样的效果,如果期望新笔记能够跑出出色的效果,可以将历史表现良好的笔记纳入新的测试计划中,借助旧笔记的精准人群标签带动新测笔记。

三、怎样高效地花费笔记投放的每一笔钱?

  • 增多建立计划的数量,同时拓展计划里定向人群的范围;
  • 评估推广计划的成本以及所带来的拉搜之后,品牌的 roi 是否可控,倘若 roi 在可控范围内可以考虑提价以加快跑量。
  • 四、如何开展新内容的笔记投放测试?

    基本上每天我们或许会发布 5 篇笔记,次日便能够把这 5 篇笔记全部放入计划中进行测试,有表现出色的单独建立计划,表现不佳的则在原始计划中关闭。

    而后新测计划每日都在测试,把计划当中表现相似的笔记放置在同一个计划里,让这些笔记再次展开竞争。

    五、如何筛选小红书投放的精准人群?

  • 借助淘内当前所运行的人群,在小红书上也能凭借内容运作起来;
  • 对小红书后台提供的人群包,在投放笔记时予以测试;
  • 针对现有的人群,生成相应方向的内容(拍摄素材、制作主图、撰写标题),加以验证。
  • 六、如何确定一篇笔记最为适宜的投放类型?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依据笔记自然的流量分发情况来做出判断,投放信息流:笔记本身的内容在信息流里的曝光占比达到 90%;投放搜索:选择那些搜索占比为 30%-40%的笔记。

    同时,也能够根据当下搜索以及信息流投放效果良好的笔记,查看它们在自然状态下的流量状况,总结出其数据特征。

    七、不同阶段的投放比例应如何分配?

    一般针对保健品而言,我们在大促前投放搜索(全站智投),并且仅在大促时专门建立计划投放搜索,日常的信息流则正常运行。

    同时,对于全站智投,如果是视频笔记,不建议进行全站智投,因为全站智投里的视频流数据不够精准;图文笔记则可以进行投放,不会涉及到视频流这个问题。

    八、对于自然流量良好和不佳的笔记,投流是否应有区别?

    存在区别,笔记在自然流阶段未被平台的系统发现并进行推流(发现页、搜索页),均为账号的固有流量,后续的投流无需考虑这篇笔记。

    系统的流量分发结构(往期文章推荐:为什么小红书笔记流量越来越差?如何掌握流量密码打造爆款笔记?)

    九、投流的时间段通常怎样设置较为理想?

    依据各自用户的行为习惯,或者淘宝的生意变化时间,参照类目特征而定。像知识付费类的账号,晚上 11 点之后属于高峰期。

    十、如何优化曝光少且成本高的投放计划?

    由于 cpm 与定向的用户量级存在关联,也就是投放当中的用户包的大小有关,如果较小的话竞争就会激烈,必然成本就会相对较高。

    因此,对于该计划所达成的效果,如果对于品牌后端的投放目标而言效率较高,那就依照这个成本运行而无需考虑优化。

    倘若后端效率低下,可以将计划的定向范围放大以进行优化,提升放量的速度。

    专栏作家

    Sally,微信公众号:楠开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某年销 20 亿头部品牌资深顾问,多个知名美妆内训讲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