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消费者的偏好与需求正悄然转变。当“产品需兼顾使用价值与情绪价值”这一消费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增强产品力、塑造品牌调性、增进用户好感度等策略来占据用户“心智”,已成为行业的共同认知。
而“种草”作为营销转化的起始点,发挥着用户触达的“前沿阵地”作用。众多品牌借助在小红书“种草”与用户“坦诚交流”,探寻出了一条崭新的生意增长途径。
01、小红书用户的五大关键行为路径,从交易到交心洞悉用户需求
在小红书上,产品种草依靠口碑传播产品价值,以此影响用户心智,提升交易转化率。故而,我们得先明晰用户在小红书的行为路径,具体为:
Attention 关注(偶尔于 Feeds 流中被动浏览到与产品相关的内容)→ Interest 兴趣(在 Feeds 流浏览到品牌相关内容时,进行深度阅读或互动)→ Search 搜索(当用户对产品萌生兴趣,接着便会在站内搜索该产品的相关信息)→ Action 行动(基于前一轮搜索的反馈,用户会选择进入猫东添加购物车或进行购买)→ Share 分享(基于对产品的体验,部分用户会撰写笔记,分享产品的使用感受)。
作为一个 UGC 社区平台,小红书上 90%的内容均出自普通用户,这构成了口口相传的基石。同时,小红书用户既是内容的创造者,也是消费者,60%会主动搜索信息,“碰到问题找小红书”已渐成潮流。
因此,品牌在开展小红书营销时,所有的举措都应围绕这五大行为发声。理清小红书的用户行为逻辑后,品牌紧接着面临的是:产品应宣传哪些卖点?选择哪类博主进行投放?怎样把握推新、大促等节点的投放时机?……
02、洞察站内趋势,深挖产品卖点,从关注到兴趣激发用户转化
“只要产品种草工作出色,绝大多数品牌在营销的后链路环节,不管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渠道,都能够达成全域增长。”由此可见,基于对小红书站内趋势的洞察,选准产品、找准卖点,是在小红书开展营销的首要步骤,也是关键一环。
在小红书里,用户对品牌或者产品产生深度阅读或互动行为后,便会形成相应的兴趣标签。通过在这些兴趣标签内预先埋下种草笔记,从而锁定核心人群,进而达成更精准的种草。
03、人群反漏斗模型,锁定目标用户,积累口碑,逐步破圈
基于对核心人群的深度渗透,再借由核心人群的口碑传播逐步拓展至兴趣人群、泛人群,由此形成了一个“反漏斗”。
有别于传统先覆盖、再精准筛选的逻辑,而是先找出产品的核心人群,针对产品核心用户的痛点,输出产品的核心价值,凭借产品对应的卖点或使用场景,彻底打通这个人群,再通过核心用户的“口碑”效应,叠加商业流量,实现人群的逐步破圈,释放品牌势能。
04、KFS 内容营销组合策略,提高种草效率,沉淀品牌资产
相较于被动接收信息流推荐的内容,消费者更多地将小红书视作“生活百科全书”式的常用搜索引擎,其真实的交流氛围和较弱的营销属性,更能为用户提供符合搜索预期的内容,因此,“搜索”成为了小红书至关重要的营销场景。
据小红书数据表明,站内日均用户搜索占比达 60%,站内日均搜索查询量达 3 亿次。同时,搜索直接将用户的进店率提升至 3.6 倍,将订单的转化率提升至 6.5 倍。在搜索页,小红书依照排序逻辑进行流量分配,排序越靠前的笔记,获取的曝光量就越大。
在搜索与成交紧密相连的背景下,品牌能够通过 KFS 产品种草的组合投放模式,让算法推荐的信息流与主动搜索的动作相互融合,这一过程让信息触达成效直接在用户的搜索动作中得以体现,为品牌营造了更高效的营销生态。K(KOL/KOC)负责创作高质量内容,F(Feeds)信息流推送和 S(Search)搜索助力品牌提升站内声量,蒲公英平台、聚光平台作为辅助,助推品牌实现高效转化。
05、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种草,全面提升品牌渗透率
在了解小红书的用户行为逻辑和种草逻辑后,对于更高客单价、决策链路更长的产品,增强产品在特定人群和场景中的渗透率显得尤为重要。唯有当产品融入目标用户的生活,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够真正吸引用户,从而提升用户的忠诚度和购买意愿。
对于品牌而言,则需要依据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种草。以某 3C 品牌为例,在产品引入期,根据过往购买人群和站内洞察明确核心人群,确定用户视角的卖点,通过小流量内容测试反馈用户的真实想法及需求场景,从而找准种草方向;在新品快速成长期,依照不同用户需求及不同核心场景,搭配单品分享及多品测评的内容矩阵,同时提高搜索场景词、品类词的占比,从而实现高效渗透,成功打通核心人群;进入产品成熟期后,品牌通过创作“音乐节”等当下热门内容,在多场景触达用户,提升内容曝光渗透排名,守住本品核心人群,加速攻占泛需求人群。
聚焦产品,围绕产品生命周期做好营销,通过更精细化的运作,持续挖掘产品卖点、打造高质量内容,如此才能更好地沉淀目标用户、积累品牌资产,并推动销售增长和增强品牌竞争力。
近期在广告人干货库小程序查看方案,发现了一份出色的品牌小红书内容种草营销方案,在此分享给大家。
结语
“种草”要求品牌持续与用户保持交流,当用户的声音能被品牌倾听,真正的需求被领会,方能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
2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3 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4 精准获客感谢您的访问!希望本站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暂无评论内容